看过电视剧《三国演义》的朋友,一定对剧中心狠手辣又颇有谋略的曹操印象深刻,他既有敢于刺杀董卓的豪情,又有“宁我负人,毋人负我”的自私,还有赤壁之败后不屈不挠的坚韧,是一个非常立体的人物。
很多人评价曹操,往往是根据他政治、军事的成败得失,而选择性忽略了他的文采,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。在诗文方面,他的《观沧海》《龟虽寿》气魄雄伟、辞藻精湛,是“建安三曹”之首,即使是才高八斗的曹植,也很难比得上自己的父亲。
而在书法领域,曹操也颇有功底,张华在《博物志》中说:“汉世,安平崔瑗、瑗子寔、弘农张芝、芝弟昶并善草书,而太祖亚之。”这是说,有汉一代,崔瑗崔寔父子、张芝张昶兄弟都称得上“草圣”,而曹操(曹魏追谥他为“太祖武皇帝”)仅次于他们。
这一点在唐代书论家张怀瓘的《书断》中也得到了印证:“武帝尤工章草,雄逸绝伦。”曹植、皇象、司马家诸人都学过曹操的书法,根据这些人用笔的共同之处,可以推断曹孟德章草笔势雄健,笔画绞转连绵、饱满圆润,转折、勾挑锋芒外露、干脆果决,与张芝《冠军帖》颇有相似之处。
可惜的是,曹操并无章草作品传世。除了这一字体,他还擅长隶书,而且还有两个字传世,它就是“衮雪”。《唐人书评》称赞曹操的隶书:“如金花细落,遍地玲珑,荆玉分辉,瑶若璀粲”“隶墨雄瞻”。
“衮雪”二字如今被列为“石门十三品”之一,从中能看出隶书、楷书、章草的意味。这两个字笔画浑厚饱满、体态丰腴而不失筋力,“衮”字点画横写,与横画呼应,一短一长,上撇画写成点画,饱满圆润,下撇画舒展轻盈、婀娜多姿。中宫紧实,勾挑含蓄,不露锋芒,捺画尤其奇巧,向右拉长,收笔沉着婉转。
有学者认为“衮”字其实应是“滚”,算是一个错字,但根据当时的书写传统,“衮”字更常用。“雪”字上宽下窄、上松下紧,体态温润,对应自然,给人以可爱敦厚之感。“衮雪”二字出土于曹操故里安徽省亳州市曹操地下运兵道。
它是曹操征汉中时,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,现收藏于陕西汉中市博物馆。“衮雪”二字形容河水冲击石块,水花四溅,如同滚动之雪浪,它的拓片现收藏于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。
时隔千年,我们仍能目睹“奸雄”墨宝,真是大饱眼福。与他复杂的人品相比,其字真是可爱圆融、令人赞叹。